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新质生产力赋能海南自由贸易港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导读:

【摘要】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低空经济已逐渐成为全国多地区推动产业、业态、模式创新的新领域

【摘要】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低空经济已逐渐成为全国多地区推动产业、业态、模式创新的新领域。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中国制度型开放的“试验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在推动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拥有明显优势。海南应当推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空经济发展,多元化创新发展并不断丰富“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培育低空经济产业链与“低空”生态圈,壮大低空消费新业态,做大做强低空经济经营主体,严守低空经济应用安全底线;充分挖掘海南自由贸易港低空经济发展潜力,助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低空经济 新质生产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4.15.007

【作者简介】李世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海南自由贸易港人才发展研究院院长。研究方向为开放型经济理论与政策、平台经济理论。主要著作有《跨国公司垄断势力纵向传导机制及规制研究》、《海南自由贸易港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合编)、《自由贸易港概论》(主编)、《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合编)等。

引言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低空经济”被写入国家规划文件。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低空经济逐渐成为全国各地方政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和推动产业、业态、模式创新的新领域,迎来蓬勃发展的迅猛势头。

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鲜明特征,可以赋能社会千行百业,不断催生新业态,提升各行业生产效率,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国各地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千差万别,应当因地制宜实施差异化的低空经济发展战略。海南自由贸易港是现阶段我国探索制度型开放的新高地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探索具有海南特色、匹配要素禀赋优势、契合四大主导产业方向的低空经济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当前,海南应当快速布局低空经济发展赛道,多措并举培育“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加速落地相关产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经济建设、特别是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增长点。

海南自由贸易港低空经济发展态势

所谓“低空”通常指距离正下方地平面垂直距离1000米以内(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和实际需要可能延伸至3000米以内)的空域。关于“低空经济”概念,学界目前尚未给出确切、严谨的学术定义。既有文献多依据各自角度界定“低空经济”概念并进行延展性讨论。通常将“低空经济”定义为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各类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例如,覃睿认为,“低空经济”是指以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为主要工具,以低空空域为主要活动场域,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最终产出形式的系列经济活动构成的经济领域。[1]

在实践中,低空经济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激活立体空间资源,同步辐射、带动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低空制造、运营服务,以及飞行保障等链条环节协同发展。显然,低空经济蕴藏巨大潜力,能够发挥乘数效能,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首先,低空经济可以催生并不断赋能新业态,通过航空器与各种产业形态融合,促进相关产业多元化发展,带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升。其次,低空经济发展内嵌了大数据、AI等新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不断吸聚高新技术市场主体和高科技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科技水平整体性提升。最后,低空经济发展客观上也有助于提升社会公共服务现代化水平——低空飞行与应急救援、险情勘探、巡查巡检、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相结合,将极大地提高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降低公共服务成本,并推动全社会治理水平的精细化和精准化。特别地,低空经济发展有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一方面,低空经济迅速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直接提升人民收入水平;[2]另一方面,低空经济发展也会带动社会消费方式的推陈出新(如低空旅游等),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海南低空经济应用场景呈现多样化特点,在低空旅游、航空运动、低空物流、应急救援和油气平台作业等领域均具有领先优势。例如,在低空旅游方面,2023年,海南空中游览和跳伞飞行均居全国第一,空中游览飞行小时数、起降架次和载客量分别达到约1.37万小时、15.2万架次和36.48万人次,占全国比重分别约45.9%、63.2%和61.1%;跳伞飞行小时数、起降架次和载客量分别达到约0.42万小时、1.07万架次和4.53万人次,占全国比重分别为37.7%、42.8%和39.6%。[3]在低空物流方面,海南已经实现了无人机跨海公共货运物流,如2024年,国内首款大型无人运输机——FP-98大型固定翼无人机,将首批随机货物南美白对虾虾苗从海南海口运往广东珠海。无人机配送打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大幅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运输效率。海南低空经济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的同时,低空经济领域企业数量也在持续增加。目前,海南共有本地注册的通用航空经营性企业160余家,常驻海南非本地通用航空企业近50家,[4]通用航空企业在海南的集聚有效促进了低空经济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此外,随着通用机场网络的不断扩展和飞行服务站等低空经济运行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海南逐步构建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低空空域管理制度体系,为低空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支撑,促进了低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低空经济领域,海南在飞行环境、制度体系、政策保障以及配套基础设施等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在自然环境方面,作为中国唯一热带岛屿省份,相比于我国其他省市地区,海南的旅游资源极富独特性,同时具有四季适宜的飞行气候条件。海南每年拥有三百天以上的时间适宜通航飞行,其可飞行日和空中游览活动时间领先全国。海南特色鲜明的自然、气候、人文资源以及环境优势,为低空经济新业态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在管控制度方面,海南率先推动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是全国最早开展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地区之一,目前,划设了全国最大的省级无人机分类分级管控空域与适飞空域,在全国率先建设完成首个覆盖省级区域的低空空域空管服务保障示范区和首个军民航双认证的通航飞行服务站。特别是在2023年,海南率先发布了《海南省无人驾驶航空器适飞空域图》,对国内低空立体化空域规划发挥了示范性作用。在配套设施方面,海南拥有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基地和北斗科普研学基地、全球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航天、北斗、深海科技为低空飞行和监测提供高精度定位和导航服务,有利于构建智能、高效、精准的低空综合监管服务信息平台,进一步推动监督效能提升。特别是在政策优势方面,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设计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加开放、自由的政策环境。例如,人员进出自由便利政策有利于海南引进低空经济领域高端人才,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等税制改革有利于降低相关企业经营成本。随着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贸易自由化,“承诺即入+公平竞争”的投资自由化,以及资金、人员、运输、数据等要素的跨境流动自由便利制度创新,将极大助力海南低空经济发展,尤其是为包括通航制造、运营、服务保障和航空金融等在内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海南新质生产力与低空经济联动发展的机制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