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科技行业 >

中国邮轮产业需重塑发展路径 ——访兆祥邮轮科技集团董事长庄兆祥

导读:

  作为全球邮轮发展最快的市场,中国备受瞩目:年乘客人数从2006年不足10万发展至2016年超过200万,预

  作为全球邮轮发展最快的市场,中国备受瞩目:年乘客人数从2006年不足10万发展至2016年超过200万,预计2020年可达500万,2030年超过1000万。2017年在中国市场运营的邮轮增加到了23艘;按上述需求,至2030年,中国市场需要超过100艘邮轮。

  在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不缺乏发展本土邮轮产业的热情。然而,邮轮热背后隐藏的诸多问题也在逐步显现,制约着中国邮轮经济及中资邮轮未来的发展。虽然中国市场是全球邮轮市场的主要增长点,但其中绝大部分份额被外资占据。中资公司运营的邮轮客位占比不足5%,中国船企尚未开工建造过真正意义上的邮轮,其他设计、维修等服务市场上也少见中资企业身影。

  除了市场份额,经营业绩同样不尽如人意。到目前为止,邮轮市场上的中资邮轮仅有3艘,均未进入盈利状态,经营业绩欠佳。除上海吴淞口邮轮港外,其他码头和大部分旅行社也都在亏本经营。

  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瓶颈究竟在哪?如何破解?我们开辟《中国发展邮轮产业难在哪儿》专栏,采访相关人士,寻找答案。

  邮轮产业中国企业“淘金”难

  记者:您所在的兆祥邮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从2011年开始涉足邮轮产业,您也是中国首届邮轮EMBA学员,经过6年的“亲密接触”,您如何评价我国的邮轮产业发展状况?

  庄兆祥:说到中国邮轮产业,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都是,发展迅速,越来越热。支撑数据很多:2016年我国的邮轮乘客人数超过200万,而2006年这一数字还不到10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八大邮轮客源国和最具活力的市场;歌诗达邮轮公司在中国的业务从2006年起步,几乎每年增长翻倍……

  但我认为,用“‘肥’了别人、‘瘦’了自己”,来概括现今的我国邮轮产业更为贴切。

  邮轮产业被喻为漂浮在海上的“黄金产业”。国际邮轮协会发布的邮轮市场报告显示,全球邮轮乘客平均每天在航程中的消费为134.72美元,邮轮产业经济贡献总计1199亿美元,这包括岸上旅游、邮轮码头、船供消费等。

  然而中国却没有从这一“黄金产业”中成功淘金。近几年,邮轮经济被国内具有邮轮码头的省份及相关行业内从业人士寄予厚望,也成为一些航运、造船企业转型升级的希望。但是产业链的相关方一直未能摆脱亏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甚微。

  我国邮轮产业的发展却为日韩等周边国家带去了不少福利。日本和韩国已经成为中国邮轮游客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邮轮给日本和韩国带去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邮轮旅游带动了韩国2万亿韩元(1韩元约0.0057元人民币)的消费增长,经济效益合计5.4万亿韩元,此外还创造了2.4万个就业岗位,旅客人均消费达102万韩元。

  更为让我们觉得尴尬的是,一边是大量国内游客乘坐邮轮赴海外“买买买”;另一边,入境的国际游客数量却在下降。2008年最高峰由邮轮入境的国际游客曾经超过40万人次;而到了2016年该数字减少到了约26万人次。以我国为访问港的邮轮航次在2007年曾经达到三百多航次;而到了2016年,仅为83航次。

  打造中式邮轮

  差异化赢市场

  记者:您认为,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改变这一局面?

  庄兆祥: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从业者还不了解中国人对邮轮的真正需求。之前邮轮发展的近百年时间,西方人一直是乘坐主体,所以现在的邮轮基本上都是西式邮轮。西式邮轮输送的是西方模式,邮轮产品以及邮轮本身的布局设计,都是以西方文化为基础的。西方人把乘坐邮轮当作一种生活方式。所以邮轮设计都是围绕这一理念开展的。邮轮按照西方人的生活模式,设置阳光浴、酒吧等休闲娱乐设施。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运营的邮轮,内部设计都大同小异,经营模式也基本相同。

  应对市场变化,打造适合中国人乘坐的中式邮轮,欧美邮轮公司也在努力,但并不是船身上画条龙或者装修风格类似故宫,就是中式邮轮了。中式邮轮需要在设计、建造和运营上考虑中国人的需求。所以大部分中国人现在都找不到适合他们乘坐的邮轮,而只是把邮轮作为出国游的交通工具。

  邮轮产业的发展不能忽视不同文化的差异,不应搞单一模式。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落入欧美模式后尘,这大概恰恰是西方人愿意看到的。因为无论抄袭或者模仿哪种风味的邮轮,都难免笼罩在被模仿对象的阴影中,很难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这就是为什么要打造中式邮轮的逻辑。只有从中国文化积淀中挖掘美好的元素并移植到邮轮上,才能够形成差异化产品,继而获得市场认可。

  完整产业链

  需要企业齐努力

  记者:您认为适合中国邮轮产业发展的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

  庄兆祥:欧美邮轮公司在管理、技术、资金、人才等领域都比我们强。而我们的优势在于对中国文化和国人需求的了解。我们迫切需要基于我们的优势,找到一个差异化的发展之路。

  西方邮轮主要经营的是休闲娱乐,但现在中国有能力乘坐邮轮的群体,需要的是放松,还没有时间和心情去休闲。从陆上放松产业的火爆就可见一斑。邮轮上的阳光浴、酒吧等设施,对于大多中国乘客来说,没有太大用途。所以,转变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该从全产业链角度谋划,不能局限于购置欧美二手邮轮改造后经营这样的模式,因为二手邮轮再怎么改造都难以造出自己独特的东西。

  我认为中国邮轮可以作为体验经济的载体,并把产业链延伸到陆上,以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的消费偏好为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具有现代意义的元素,并将其创造性地应用在中式邮轮上,打造让中国人能够放松身心的空间,能够“忙里偷闲”和解除“亚健康”的环境,把中式邮轮打造成身心灵之旅的载体,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而且,相信只要有特性、有品位、有格调,外国人也会乐于尝试中式邮轮。

  邮轮产业链分为上游船舶制造、中游邮轮运营、下游产品销售,起码需要800—1000家企业才能搭建完善,再大的单个企业都不能独善其身。日本邮轮产业就输在产业链没有建立起来。现在中国邮轮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众多企业通力合作,围绕中式邮轮产业模式,建立邮轮产业联盟、形成产业集群,走合作共赢之道,中国海上的“黄金产业”才能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