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南自由贸易港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高端紧缺人才清单管理暂行办法》对外公布,其优惠力度之大,享受优惠条件之“宽”,充分体现了海南筑巢引凤、求贤若渴的诚心。
个税优惠对标香港,先比肩后超越
以2025年为界,海南自贸港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分两个阶段。2025年之前,对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个人所得税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这一优惠显然是对标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某种程度上可以“碾压”新加坡。
香港薪俸税(即个人所得税)有两种税率结构,一是2%、7%、12%和17%的四级超额累进税率;二是15%比例税率。一般而言,普通工薪阶层适用第一种方式,高收入阶层则适用简单粗暴的15%。也就是说香港个人所得税综合税负不会超过15%。而新加坡个人所得税则是0-22%的十一级超额累进税率结构。海南自贸港相对于新加坡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的优势显而易见。
在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制度下,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和特许权使用费合并形成的综合所得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在吸引高端人才方面,相对于香港和新加坡缺乏竞争力。为了吸引境外人才,粤港澳大湾区和上海临港自贸区出台了直接对标香港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对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按内地和香港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给予财政补贴,由地方财政第二年进行返还。而对于境内高端人才,在缺乏制度优惠的情况下,现实中上海、深圳等地往往通过将地方分享的40%部分的个人所得税进行奖励返还,来留住金融等行业的高端人才在上海或深圳踏踏实实地工作。
与此相比,海南自贸港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优势体现为两个方面:第一,优惠政策不局限于境外,境内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一视同仁,境内人才可以光明正大地享受15%的个税优惠;第二,优惠的方式是对实际税负超过15%的部分予以免征,将在第二年汇算清缴时在个人所得税APP上一键退税,而不需要通过地方政府进行财政返还。
2025年之后,海南自贸港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更大,对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贸港累计居住满183天的个人,其取得来源于海南自贸港范围内的综合所得和经营所得,按照3%、10%、15%三级超额累进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一方面,优惠对象不再要求是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只要属于人类即可;另一方面,从实际税负不超过15%直接升级为最高边际税率只有15%,且大幅简化税率级次到国际流行的3级。这意味着2025年之后绝大多数在海南自贸港工作生活的人个人所得税税负将明显低于15%。从税率结构来看,这一税制将超越香港;放在整个世界上来看,除了个别不征个人所得税的国家或地区,即便是面对以个人所得税低税率著称、实行13%单一比例税率的俄罗斯等国,都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享受优惠的条件,对号入座没那么难
具体到2025年之前的政策,享受优惠要符合两方面条件:一是合适的所得,二是对的人。享受个税优惠的所得是来源于海南自贸港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和经海南省认定的人才补贴性所得,而财产转让、财产租赁、股息红利等资本性所得和偶然所得不在范围之内。这表明海南想要的是在自贸港踏实工作、开展经营的人才,而不是想要赚快钱的投机客。
至于对的人,则是与在海南自贸港注册且实质性运营的企业或单位签订了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且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贸港连续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以上(须包含本年度12月当月)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当然,对无法缴纳社会保险的境外人才不做社保要求。
所以,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是,什么叫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
高端人才有两个条件,符合其一即可:要么是经海南省各级人才管理部门所认定的人才;要么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海南自贸港收入达到30万元人民币以上。第二个条件简单粗暴,直接拿收入说话就行了,税前收入不低于30万人民币,对所谓的“高端人才”来说,要求并不算高。当然,海南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收入标准实施动态调整。
紧缺人才的认定则实施目录清单管理,包括五大类:
一是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产业和热带高效农业种业、医疗、教育、体育、电信、互联网、文化、维修、金融、航运等重点领域技能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二是海南省机关事业单位人才以及法定机构、社会组织聘用人才;
三是符合《外国人来海南工作许可管理服务暂行办法》相关标准的外国人才;
四是在海南自由贸易港执业的港澳台人才;
五是海南其他非限制性准入行业领域急需的技能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从目录清单来看,紧缺人才的范围相当宽泛,表明了海南对人才渴求的诚意。
到海南自贸港工作的人才,能省多少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