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什么是投行思维?我的理解是资本思维、投行的基础思维、还投资思维的融合、贯通。
在目前风险管控的情况下,如果律师不懂投行思维而用传统的债权思维去判断风险,这显然是不符合目前经济环境状况的。现在的资本时代下,债权思维在很多方面已经不太适用,我的理解是要把所有要素资本化,包含直接资本化和间接的资本化,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市值化。
我这里讲的这个市值是一个泛指概念,不是说已经上市的公司才有市值,没有上市公司同样存在市值和估值的问题,任何一种买入都是以退出为目的的,所以如果不知道怎么买入,也不就不知道什么时候退出。
海外资本市场主要看中的是这个企业的未来,中国资本市场以前主要是看重企业的过去,但是现在也正在慢慢的改变。梧桐树邀请我讲这个课的时候也问了我,到底这个课件更适合哪些听众,我的理解是这样的,现在是一个资本时代,投资已经涵盖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不论是公司法务、投资总监还是一般的证券律师,我觉得接触投行的思维方式都是有必要的,就像之前互联网思维的分享是一样的。
此外,不管我们是做不良资产,还是做PPP的业务,其实也都涉及到投行思维的问题。在资源整合的阶段,PPP业务、不良资产业务、投资业务、IPO业务都需要通过投行的方式把投资人、企业和各个中介机构包括会计师、律师、评估师等各种资源整合在一起,然后从境内IPO、境外IPO、私募或者定增等不同的方向去考虑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去考虑产业和财务资本的一个整体安排。
所以我的理解是投行思维在各种类型业务当中都是可以应用的,而这种应用的思考点是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思考。除了考虑我们如何组织中介资源,还应考虑如何在合适的市场去实现这个资本化的退出,如何得到企业的合适估值。那么资本思维呢,以企业法人为例,在种子期企业的时候,拥有投行思维能够对企业的顶层设计和股权战略做出较好的安排,包括企业的顶层商业模式架构、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的需求和股权激励等等。
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从0到1的一个设计,这和企业的文化和创始人的凝聚力密不可分,要按照企业既定的战略去发展完善。我常常是把企业法人比做虚拟的人,他是有灵魂有头脑有骨骼有血液的,分别代表企业的使命感、决策机制、团队管理制度和资金融通。企业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理念设计和股权战略就大为不同,很多是需要在投资之前进行考虑的。
第二个部分就是投行的技术思维,我们如何选择项目、目标市场和组织团队,然后严格的按照既定时间表完成项目的推进,包括如何进行重组顶层的设计,股权资产、业务人员的调控,包括混改、估值和战略投资者的引进等等。对企业股权的销售和实施管理,本质上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认识风险和揭示风险的过程,另一个是发现企业价值和实现企业价值的过程。
最近我们在做一个上市的项目,企业首先要我们做的一个判断就是在哪里上市,是去海外上市还是境内上市。那我们就要先向企业说明A股上市的难度。然后这个企业是国有的,今年国有企业的核心是证券化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所以它的首要的目标是完成混改,然后实现上市。而企业原来做的是传统市政业务,劳动密集型,并且存在很多同业竞争、关联交易方面的问题,这在A股是很难上市的,如果还要进行证券化改造,进行股权激励,那么他的这个时间表在今年度内肯定完不成。
那我们和券商沟通,希望能够说服企业今年上H股,在H股先上市之后,未来A股的注册制逐步放松的情况下再回归,既达到了企业短期资本化的上市目的,在未来也能够实现更好的流动性和更好的市场回归。
我们另外有一个矿业的项目,由于大股东对矿山项目投入已经不足,矿业的退出暂时也比较难,为了更好的变现,他们当时就找到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磋商,想把这个矿业项目进行出售,由收购方继续经营这家矿山,进行后续的投入,同时在适当的时机让这个项目的股东在资本市场上通过定增变现退出。
这个项目当时在操作的时候,我们一方面做了一个股权出售的法律业务,但当时这个核心点是说项目出售后,我们要保证未来这个项目能够在A股市场的定增退出,所以当时的很多设计必须是围绕这个而来。我们在做传统的收购业务时,不能仅有债权思维和投资思维,要能够把这种投行思维一并都纳入法律业务的考量范围,这样才能够最终满足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下面是谈资本时代的问题。目前我们大家也看到就是各类基金蓬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已经初步建立。资本时代下,我们律师应该要树立一个新的角色。
目前的基金我简单做了一个分类,就是从天使轮、VC、PE、新三板基金,还有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这些基金的设立遵循产业发展的脉络,也符合企业从小做大的生命周期,实现商业盈利,规模扩大后,再选择在境内IPO或者是境外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