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聊城发展成就巡礼之一
峥嵘七十载 筑梦新时代
编者按:70年峥嵘岁月,70年铸就辉煌。
70年前,中国共产党从西柏坡迈开“进京赶考”的步伐,一个崭新的中国向着世界昂首走来。70年砥砺奋进,新中国从积贫积弱的状况起步,创造出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中国共产党人的答卷,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恢弘铺展!
与神州大地一样,聊城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新中国成立70年,聊城从一座贫穷落后的小城发展成为如今开拓创新、包容开放的宜居宜业之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之誉名动四方。
同庆祖国华诞,不忘奋斗初心。为深刻反映70年来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展示聊城人民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凝聚新时代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实现聊城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本报即日起开设“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聊城发展成就巡礼”栏目,集中推出精心组织策划的八篇系列报道稿件。今日,刊发系列稿件第一篇 《峥嵘七十载 筑梦新时代》,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宏磊
岁月流淌,记录不凡足迹。
回首70年峥嵘岁月,在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聊城大地处处发生着深刻而可喜的变化。一代又一代的聊城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在神州大地上描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的锦绣画卷。
奔腾而过的黄河水,滋养并见证着聊城大地的沧桑巨变:经济实力显著进步、社会活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深深地镌刻在水城大地上。
70载峥嵘岁月,70载砥砺前行。如今,一支新时代的奋进之歌,正在聊城这片热土上激荡!
(一)奋斗的历程
9月8日,鲁西集团的聚碳酸酯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的景象,一批批产品陆续下线出厂,运往全国各地。
“这可是高精尖的产品。”工作人员拿起一款轻盈的透明塑料杯说,“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聚碳酸酯高端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电气、航空航天等领域,市场前景广阔。”
鲁西集团是聊城工业发展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其前身是1976年建厂的聊城鲁西化肥厂。直到2005年,鲁西集团化肥产品占比仍超过90%,但是到今年化肥产品仅占12%,基础化工和精细化工占到50%,化工新材料从无到有,上升到了38%。
70年来,这种破与立、旧与新的涅槃故事,始终充盈在水城大地。解放初期,聊城百废待兴,尤其是工业几乎是空白。七十年的时间,聊城工业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变强、从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转变,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
窥一斑而知全豹。新中国成立70年来,聊城市经济社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聊城在经济领域积极引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政策和产业政策,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152.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1949年的216倍;全市人均生产总值由1949年的72元,增长到2018年的51935元;财政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由1949年的0.15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94.27亿元。数字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奋斗者的汗水!
如今,当我们再次触摸聊城的经济脉搏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愈加明显,从“旧动能”向“新动能”的革新逐浪而高,从“积累量”向“提升质”的跨越渐入佳境。
深入聊城发展灿烂画卷的深处,我们可以看到,面对一个个时代课题、一项项深层挑战,水城儿女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接力奋斗、攻坚克难的身姿跃动不息!
(二)发展的印记
“那时候,每到收棉花的季节,镇里棉所前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到处是拉棉花的牛车驴车。”回忆起几十年前在镇里卖棉花的情景,莘县张鲁镇李官目村的村民李洪图仍历历在目。
棉站卖棉、晒场打粮……这样的场景,在如今的农村已不复存在,但却在聊城发展历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70年来,这个昔日以粮为主的传统农区,变成了今天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兴城市;昔日偏僻闭塞的鲁西一隅,变成了今天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城市;昔日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百姓,今天正在阔步迈向全面小康。
70年时光,犹如一本历史相册,记录着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从“一包窝窝头要吃一个星期”,到美味佳肴成为餐桌常客;从“一家人一年的粮票、布票、油票”,到动动手指、琳琅商品就能送到家门口;从“有辆自行车就是致富的标志”,到小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每个人身边具体可感的改变,汇聚到一起,就是聊城70年民生成就的恢弘画卷、人民幸福的底气来源!
70年来,聊城织就了一张民生安全的大网,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逐渐完善的发展过程;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繁荣兴旺……以人民为中心,600多万群众有了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群众的钱包也变得越来越“鼓”: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年的59元增加到2018年的13492元;1949至2018年,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实现年均增长8.6%。这些数字的背后,是老百姓生活图景的改变。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商贸市场繁荣兴旺……70年来,聊城从一个只有几条老街的破旧小城,变成了交通四通八达、城镇星罗棋布、环境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城市,城市形象、品质和竞争力大大提升,让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从中受益!
(三)奔跑的姿态
每天,叫醒临清市的,是轰鸣的班列汽笛声。
2019年6月28日,75008次中欧班列由临清站始发:整列装载了聊城鲁西化工集团生产的无水氯化钙产品,由满洲里口岸出境,目的地是俄罗斯联邦彼尔姆。
这是继聊城开通临清至青岛、临清至新疆地窝铺、临清至广州大朗、临清至重庆成都等4条多式联运集装箱班列之后,首次开行“齐鲁号”欧亚班列,标志着山东省再添一条国际物联运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