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高水平对外开放成为汇聚全球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中外合作办学具有引进海外优秀师资的政策优势和平台优势,从客观上来说,为引进海外学术人才提供了有利条件。发挥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的引才作用,将有助于国家和地方人才战略的实施及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完善海外引进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要“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这为海外引智工作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中外合作办学当顺势而为、有所作为。
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独特的涉外办学形式,可以通过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丰富我国教育资源供给,提升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其中,优质海外教师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使中外合作办学从客观上具备引进海外优质教师的政策优势和平台优势。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已具备一定规模,且学科众多、覆盖面广泛,这也为高校引进海外学术人才提供了条件支撑。如何发挥中外合作办学吸引海外人才的效能,助力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设,使之服务于地方人才需求与学校高质量发展,是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当下应主动担起的一项重要使命。
依托中外合作办学实现首都高水平人才汇聚
高校作为高水平教育科研人才聚集地,具有吸引海外学术人才的天然优势。研究表明,尽管高校十分重视海外人才引进,但总体上海外人才引进的数量和质量仍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力度并完善留才举措。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人才评价方法片面单一、人才服务体系不完善、用人制度不健全、研究平台和团队运行模式不成熟、薪酬待遇不具有竞争力、引进国际化师资的环境不具备等。如何充分营造吸引并适宜国际高端人才发展的软硬环境,是摆在高校人才引进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中外合作办学经过40多年发展,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国际化专业人才。截至2021年10月,全国经教育部批准或备案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已达2447个,其中本科以上机构和项目1295个,专科层次机构和项目900多个;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占机构和项目总数的90%左右,在校生数约为60万人,毕业生超过200万人。其中,北京地区凭借雄厚的高等教育办学实力和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已经建设了8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2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水平普遍较高。
有研究指出,中外合作办学可以通过引进专家学者构建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汇聚高水平人才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平台,从而提升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和区域重点产业人才的支撑度。然而,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引进的海外教师仍存在长聘专家少、教师参与中方科研工作积极性不足、人才引进机制和评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当前,北京正在大力“建设首都高水平人才高地”,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并持续增强国际化人才吸引力度,致力于为海外优秀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了深入探讨首都高校如何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路径有效引进和使用海外教师,本文选取北京地区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举办的1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3所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展开探索性调研(数据采集时间为2023年5月),通过了解其海外教师在引进和使用方面的现状、成效及面临的挑战,分析这一人才引进路径的可行性,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及建议,以期为首都乃至全国高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图:中外合作办学海外教师调研主要内容一览
海外教师在华工作现状分析
海外教师数量。根据调研,7所院校年平均使用海外教师共262人次。由于各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机构数量与学生规模不同,因此海外教师数量也不同。从生师比来看,3所院校在15以内,4所院校超过30,远高于我国普通高校生师比约18的平均值。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中外合作办学原则上要求满足四个“三分之一”。简言之,外方教师承担三分之一以上的教学工作即可,对于教师数量并无明确要求。因此,多数中外合作办学以中方教师授课为主,在中方教师充足的情况下,合作办学生师比总体趋于正常。另一方面,部分海外教师存在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与海外教师比偏高,意味着每位学生拥有的海外教师数相对较少,反映出合作办学海外教师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建议中方院校通过与外方合作院校协商,加大海外教师引进数量,同时考虑自主引进海外优秀人才以充实合作办学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海外教师在华工作时长。海外教师在华授课主要存在两种方式:一是定期来华授课的海外教师,即“飞行教师”。他们在国内授课停留时间大多在3周以内,部分达到每学年6周以上。二是全职在华工作的海外教师。全职在华工作的海外教师往往承担较多的教学任务,部分教师还参与合作办学的管理工作。数据显示,“飞行教师”占合作办学海外教师总数的半数以上,是合作办学海外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参与调研的院校中,有2所合作办学机构建立了35-45人的海外教师团队,其全职在华海外教师趋近100%,支撑了较大规模的合作办学,教学稳定性良好。
海外教师的学位与职称。从学位和职称结构看,参加调研的合作办学海外教师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66%,其中4所院校的博士率达到80%以上;从专业技术职称看,5所院校中具有高级职称(正高和副高)的合作办学海外教师比例达到34%,其中3所院校更达到68%以上。这表明,海外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的比例整体偏高,反映出较高的学术水平。但进一步观察发现,具有较高学位和职称的师资主要是“飞行教师”,他们多为海外合作院校的本校师资,其中包含部分华人教师。鉴于这些“飞行教师”的学术水平较高,建议中方院校充分利用其来华授课的机会,安排学术讲座、专业研讨、工作坊、论坛、会议等活动,促进他们与中方院校教师的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及研究生联合培养等,并在条件成熟时将其引进,尤其建议高校重点关注其中优秀的华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