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三亚8月12日电 (记者李大庆)在征服了万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后,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12日上午8时返回海南三亚。“探索一号”的首航成功,表明了万米深海已不再是我国海洋科技界的禁区。
首航的“探索一号”是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的科考船,它原是中海油公司的一艘海洋工程船,经改造后变为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母船及具备通用深水科考、海洋工程应用能力的科考船舶。其满载排水量为6250吨,船长94.45米,型宽17.9米,主机功率为12000马力,续航能力大于10000海里,可在海上连续工作60天以上。
本次中科院深渊科考队于6月22日乘坐“探索一号”从三亚出发,历经52天海上工作后返回三亚。科考队共有60人,其中船员29人,科考队员31人,分别来自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国冶锐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在首航中,科考队员使用自主研发的万米级自主遥控潜水器(ARV)“海斗号”、深渊着陆器“天涯号”与“海角号”、万米级原位试验系统“原位实验号”、9000米级深海海底地震仪、7000米级深海滑翔机等系列高技术装备,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共执行84项科考任务,在水下不同深度断面上,取得了一大批珍贵的样品和数据。据了解,科考队将在最短时间内系统整理深渊数据和样品等成果,并于近期发布。
中科院副院长相里斌、海南省副省长王路等到三亚码头迎接中科院深渊科考队。在欢迎仪式上,相里斌宣读了中科院院长白春礼的贺信。白春礼指出,这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万米级深渊科考。本次试验和科考航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深海科技创新能力正在实现从“跟踪”为主向“并行”“领先”为主转变。
8月12日,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首航,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域执行84项科考任务后返回三亚,这也标志着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第一次万米级深渊科考的圆满成功。
上图 科研人员展示从万米深渊获得的海水样品。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中图 “探索一号”科考船返回三亚母港。 新华社发(沙晓峰摄)
下图 迎接人员参观船上实验设备。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