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防范新冠超级传播事件 人群聚集应限制在 10 人以下
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超级传播事件在新冠病毒传播中作用巨大。研究人员发现,将聚集人数限制在 10 人或以下,有助于显著减少超级传播事件,进而减少整体感染人数。
一名白血病女患者体内新冠病毒至少 105 天才完全清除
研究人员在 11 月 4 日的《细胞》杂志上报道了一例罕见的病例,一名患有白血病和低抗体计数的女性体内新冠病毒至少 105 天才完全清除,传染性病毒持续至少 70 天,同时始终保持无症状。
Frontiers 全球调查报告揭示学术界如何应对新冠疫情
今年 5 月到 6 月,开放获取出版社 Frontiers 对全球 125 个国家约 2.5 万名科研工作者进行关于新冠疫情对科研影响的调研,调研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显示,疫情的爆发使得大多数科研人员无法继续实验工作,但对其每日工作并没有显著影响。疫情期间,四分之三的科研人员最主要的工作为撰写论文和在线教学,且大部分对于所在的机构或院校提供的支持表示满意。五分之一的被访科研人员表示工作完全无法进行。
新冠又一影响 ! 癌症治疗每延误一个月死亡风险增加约 10%
《英国医学杂志》在线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在许多情况下,即使癌症治疗延迟一个月,死亡的风险也会高出 6-13%,而且,这种风险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持续上升。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外科手术、全身治疗 ( 如化疗 ) 还是 7 种癌症的放疗,延误治疗对患者的死亡率都有显著影响。
Engineering 出版新冠病毒肺炎专刊
11 月 4 日,《中国工程科学》杂志社在中国工程院举行 Engineering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推介会,介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抗击新冠疫情中取得的科技创新成果。本期新冠病毒肺炎专题刊登了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陈薇、王辰、乔杰、曲久辉等院士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更新对 COVID-19 及其治疗方法的理解,涵盖 COVID-19 研究的 6 个领域。
新研究提议巴布亚企鹅应分为 4 个物种
近日,英国巴斯大学 ( University of Bath ) 发表在《生态与进化》 ( Ecology and Evolution ) 上的研究表明,巴布亚企鹅 ( Pygoscelis papua ) 应分为 4 个种,而非目前认为的 P. p. ellsworthi 和 P. p. papua 2 个亚种,这个发现有助于对其多样性的保护。
女性也曾是大型猎物狩猎者
过去,许多科学家认为早期人类中的采集者大多是女性,而男性担当的都是狩猎者角色。但在《科学 · 进展》上的一项研究中,一座 9000 年历史的女性猎人墓葬却颠覆了这一假设。统计分析表明,当时的狩猎活动中女性参与度为 30%~50%,这与后来男性猎人主导的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
科学家锁定快速射电暴来源
一个加拿大的科研团队检测到了来自银河系内磁陀星 SGR 1935 2154 只有毫秒级持续时间的射电暴,强度是之前来自磁陀星射射电辐射的三千倍。科学家表示,这次的发现更加印证了磁陀星理论,表明至少磁陀星是部分快速射电暴的来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中国古代谷物饮食的复杂历史
小麦、大米、大麦和小米等谷物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物来源。PLoS ONE 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古代谷物饮食的变化是由多种环境和文化习俗共同驱动的。研究人员汇编了来自中国 128 个考古遗址的 2448 个人体骨骼样本中稳定碳、氮同位素成分的公开数据,时间跨度超过 6000 年。
位于肠道的免疫细胞也能保护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通常都会在脑膜的保护下与细菌分隔开来。但是脑膜的最外层却是比较薄弱的部分,这里的血管会有部分露出,并且还有一些静脉结构,使得细菌有可能在此聚集。不过,《自然》的新研究发现,一种通常只位于肠道或肺粘膜的免疫细胞出现在了此处,这种被称作 IgA 细胞的免疫细胞能够释放针对不同病原体的抗体,以此来预防病菌入侵脑膜,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
海平面上升会带来复杂后果
据《科学 · 进展》上的一项新研究,科学家以 1000 年为单位,绘制了英国西南部锡利群岛在 12000 年间的海岸线变化。约 4000~5000 年前,海平面上升令该岛土地以每年 1 万平方米的速度被淹没,这些土地平坦且接近海平面,故造成了快速且广泛的海岸线改变。但由于地貌,其在不到 1000 年前才从一个整体变为现在的 140 余个群岛。
研究称心态越好 记忆越牢
近日发表在《心理科学》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那些感到热情和快乐的人——心理学家称之为 " 积极影响 " ——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下降的可能性更小。这一结果为越来越多关于积极情绪在健康老化中的作用的研究提供了佐证。
科学家揭晓谜团:基因如何控制人类身高
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 Loc Yengo 研究团队在美国人类遗传学年会上展示了一项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该研究收集了 400 万人的基因组数据,并鉴定出近 10000 个 DNA 标记,这些标记似乎完全解释了 " 遗传性缺失 " 的部分对身高的影响,至少对欧洲血统的人来说是这样。
潜伏在宇宙中的暗物质从何而来 ? 新理论认为或由宇宙气泡形成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早期宇宙中膨胀的宇宙气泡可能导致了现在大量的暗物质,这种难以捉摸的物质牵引着恒星,但却不发光。10 月 9 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杂志上的这一理论,或许能准确解释暗物质是如何从早期宇宙的炽热汤中浓缩出来的。
云南发现锦葵科新物种 仅存约 50 株
从云南省河口县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日,该局联合西南林业大学、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植物分类学学术期刊 Phytotaxa 上发表锦葵科一新物种——大围山梧桐 ( Firmiana daweishanensis Gui L.Zhang & J.Y.Xiang ) ,为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增添新成员。
中国科学家发现 5 亿多年前 " 五眼大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5 日消息,由该所朱茂炎研究员领导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组发现 5 亿多年前长有五只眼睛的虾形化石—— " 章氏麒麟虾 "。它填补了节肢动物起源过程中关键的缺失环节,给生物进化论增添了一个强有力的化石证据。
中国 " 天眼 " 运行稳定 有望捕捉宇宙大爆炸原初引力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