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也能修车,这个你听说过吗?在海阳市郭城镇就有这样一位盲人师傅。与正常人相比,虽然少了眼睛的帮助,但是靠耳朵他就能听出车子的故障在哪里。靠经验,他的双手能够灵活自如地拆装农用车的各个零部件,装油泵的速度甚至比身体正常的修车师傅还要快。
贩菜车常坏,为省钱开始修车
18日上午,在海阳市郭城镇四村,当得知记者要找盲人师傅孙宝洪时,村民热情地给记者带路,不住地夸赞孙师傅的修车技艺,“周围村庄的农用车有什么疑难毛病都过来找他。”
“没什么了不起的,也就是养活自己的一门手艺罢了。”见到孙师傅,他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修车是一门十分精细的手艺,不仅需要修车人准确地判断车辆的故障,还要更换和安装各种零部件。作为一个盲人,本身行动就不方便,要想修车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为了糊口,我跟老伴买了一辆农用车做起了贩菜的生意。”孙师傅告诉记者,由于使用年限长,车子经常坏,“修车要花不少钱,坏得次数多了,开销就特别大。”为了节省修车开销,孙师傅就产生了自己动手修车的想法。
眼睛看不见也能修车?赌口气非得修出个样来
盲人也能修车?别说是外人了,就连自己的妻子都觉得丈夫疯了。“他刚开始跟我说想做修车生意的时候,我坚决不同意。”孙师傅的老伴于淑辉告诉记者。在大家一致不看好的情况下,孙师傅赌了一口气,就算只靠双手和耳朵也要修好车。
为了争这口气,孙师傅开始没日没夜地琢磨起修车的手艺。“眼睛看不见,就只能充分利用耳朵和双手了。”为了了解车辆的构造,孙师傅用双手挨个部件地摸。“只有熟悉了车的构造和原理,才能知道问题出在哪,怎么修。”没有眼睛的帮助,这个摸索的过程更加困难。“那时候跟着了魔似的,有时候整晚整晚不睡觉,净琢磨怎么修车。”说起孙师傅刚学修车的那段经历,老伴于淑辉很是不舍,“眼睛看不见,修车的时候经常会被锤子砸到手,头也会碰到车框上,有段时间身上全是伤。”
听声音就能判断出故障,盲人师傅炼就修车绝技
“这些年,只要农用车有毛病,我都是送到孙师傅这来修理。”18日上午,家住西山村的村民刘福基来到孙师傅的修车店里修车。刘福基介绍了农用车出现的故障,孙师傅随即判断出了出问题的部件。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他的双手灵活自如地穿梭在各个零部件之间,熟练地拆装机器、更换零件,速度一点都不慢。
刘福基告诉记者,他最佩服孙师傅的一个绝活就是安装油泵的柱塞。“油泵的柱塞上全是齿,一环扣一环,有一点结合不上,车子就发动不起来。”刘福基告诉记者,明眼人要想准确地安装上都得花费不少时间,但是孙师傅两分钟就能搞定,孙师傅告诉记者,他修车有三件宝:靠耳朵听、靠手摸、靠脑子记。孙师傅告诉记者,要想把车修好首先得明白各个部件的构造和原理。“眼睛看不见,我就用手一个一个地去摸。然后把它的构造记在脑子里,慢慢去琢磨它的原理。”懂了这些构造和原理以后,孙师傅修起车来就游刃有余了。“来了一辆车,先听听车主怎么说,再听听车的声音,就能大概判断出出故障的部位了。”了解了出故障的部位,再根据它的构造原理,修起来就不是难事了。
盲人师傅“用事实说话”,方圆百里村民都来找他
手艺好了,过来修车的客户也就多了。“刚开始来修车,不少人都是抱着好奇和爱热闹的心态。”孙师傅告诉记者,自打修车店开张后,不少人都来看热闹。一到赶集的时候,修车店都成景点了。
看热闹的同时,孙师傅的修车手艺也被大家看在眼里。孙师傅修车手艺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可,不少以前看热闹的村民也纷纷给他介绍起客户来。“很多过来修车的人都是朋友介绍过来的,最远的有上百里。”孙师傅告诉记者,每到农忙的季节,店门口的车就排起了长队,“远的还有从福山、牟平、莱阳过来的。”
有人陪,有奔头,信奉“知足常乐”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孙师傅的生活遭遇很是坎坷。“两岁的时候,眼睛就完全失明了,父母也离婚了,一直跟着姥姥姥爷生活。到七八岁的时候,姥姥姥爷也相继去世,就靠自己来养活自己。”说起曾经的这些遭遇,孙师傅的脸上很是平静,看不出一丝的波澜,倒像是说着别人的故事。“以前的事情都不愿意提了,关键是我现在觉得挺知足的。”
“现在儿子、女儿都长大了,也工作了,我的担子也稍微轻些了。”孙师傅告诉记者,童年的遭遇让他对家庭非常渴望。“现在每天有家人的陪伴,生活也觉得有奔头。”让孙师傅唯一觉得遗憾的就是为了供孩子上学,没能攒下多少钱,至今还租住在别人的房子里,“下一步就是加把劲攒钱盖房子了。”
孙师傅安装活塞缸套的过程1、先将活塞环安到活塞上。2、接下来,将活塞安到缸套上。3、活塞要和缸套完全契合,需要慢慢旋转。4、因为眼睛看不见,孙师傅只能用双手来感知安装过程中的小差错。5、花了一分多钟,孙师傅就安装完成了。 孙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