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果,中科院专家详解科考背后的奥秘
万米深海的奇幻探险
“天涯”号深渊着陆器
钩虾
狮子鱼
海南日报记者苏庆明
核心提示
从三亚出发,航行6555海里,潜入深海1万余米,科考作业37天,作业84项,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性成果。
近日,由位于三亚的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负责实施的“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科考成果公布。这次科考,我国自主研制的无人潜水器、深渊着陆器、深渊升降器等成功突破万米深度,获取了大批珍贵样品和数据,取得了系列国内和国际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深海科考进入万米时代。
这是一次突破之旅,也是一次探索之旅。万米深渊,如何进去?科学家们从那里收获了什么?海底是什么样子?那里还有鱼生存吗?深海科考对海南海洋研究有何意义?
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本报记者采访了参与本次“探索一号”科考的一批科学家及工程师等,揭开本次科考的更多“秘密”。
入深海
比上天更难
深海,是不是指海底,或是海里比较深的部分?
这是通常人的理解,但在深海科学研究上并不确切。中科院深海所研究的深海,指的是海里深度超过6000米的地方。这是什么概念?“整个南海,都达不到这样的深度。”中科院深海所首席科学家彭晓彤说,这样的地方通常是板块俯冲形成的海沟区域,其最深处形似漏斗,国际上叫Hadal Trench,国内将其形象地译为“海斗深渊”。
海南出发征服地球最深处
尽管科学研究不断进步,但海斗深渊对人类而言,还堪称认识的禁区。研究进展缓慢,主要在于技术瓶颈。科学家介绍,海里每深10米,物体承受的压强就增加一个以上标准大气压,如是1万米深度,就是1000个以上大气压,相当于一个手指甲盖大小的面积上就得承受约1吨的重量,这足以摧毁大部分的科考设备。深海所首席顾问、本航次领队刘心成说,世界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技术都于上世纪50年代起步,但前者的发展远远快于后者,因此人类对太空的认识远远超过对深海的认识。“可以说,与上天相比,下海更难。”
直到2012年蛟龙号潜水器突破7000米深度,我国才真正开始具备进入深海和初步具备海斗深渊探测能力。但即便如此,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整体上我国深海技术还处于跟踪研发阶段。
今年6月22日,“探索一号”从深海所所在地三亚出发,执行中科院“海斗深渊”先导专项科研任务,直接把目标指向3600多公里外的马里亚纳海沟——地球上最深的地方,目的就是争取突破更深的禁区。
“我们就是要试,看看研发出来的设备能不能真下得去。”刘心成说。
为南海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尽管深海所设在海南,但海南周边包括南海都没有“深渊”,是不是意味着它与海南“没有关系”?答案是否定的。彭晓彤介绍,深海所的研究范围与国家任务相关,必须为国家需求服务。因此,深海(深渊)不是该所的唯一研究范围,“我们以深渊为基点开展工作,但也会关注南海。从技术上说,超过6000米深度海区的研究掌握了,南海、国内浅海就不是问题。”刘心成则表示,深海所会给海南本地相关科研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帮助,海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实际上,深海所的定位就包括支撑和促进海南涉海科研-教学-高科技产业体系的建设,填补我国深海战略上的地域空白。而自2011年决定筹建、2012年中科院与海南省及三亚市政府启动三方共建以来,深海所已经以海南近海海域生态环境为对象开展多个项目考察研究,取得一些新突破新发现,并为海南开展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靠“神器”
练就深潜硬功夫
“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靠的就是设备,这也是突破技术瓶颈的所在。如同“天宫二号”上天有“神器”长征火箭相助,“探索一号”首航也有自己的系列“神器”来下海。
这些深潜装备主要有:“海斗”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水下机器人(无人潜水器),以海南风景名胜命名的“海角”号、“天涯”号深渊着陆器,“原位实验”号深渊升降器,“海翼”号水下滑翔机。
耐压“金钟罩”
深海水压巨大,没有“硬功夫”,肯定是下不去的。为此,科研人员先给这几样装备都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
“海斗”号和“天涯”号、“海角”号的舱体主要用的是高强度铝合金材料,这属于海洋探测通用材料。但为了满足科研需要,舱体需要控制厚度,而这样一来它们就难以顶住深海水压。为此,科学家们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以压力补偿的方式,在舱体内部填充特殊材料,由内而外顶住水压。
这种特殊材料就是绝缘的液压油。据介绍,这种油理论上压缩率极低,通过补偿方式能使这些装备内部保持略大于外部的压力,这样无论其下潜到多深,都能保证密封及抗压性能。
“海斗”号及水下滑翔机研制单位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唐元贵说,水下滑翔机与上述装备不同,滑翔机的内部是空气,空气是可压缩的,因此其抗压只能依靠壳体的强度。一般而言这时候需要用金属材料,但对其7000米深海作业设计目标而言,金属过于厚重。因此,科研人员选择了强度更高、重量却较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这种材料的应用,当前还属于探索阶段。
据介绍,“原位实验”号有两个舱体,其中一个用的是钛合金材料,同样具有出色的强度;另一个用的是玻璃材料,也采取了内部压力补偿的方式,但所用材料与“海斗”号们有所不同。
下潜上浮“土办法”
这些装备,是如何下去,如何上来的?
据介绍,“海斗”号和水下滑翔机属于海洋移动平台,可以依靠自身的运动实现上浮和下潜。而“天涯”号、“海角”号以及“原位实验”号都不能仅靠自身就下到深渊。为此,科学家想出了个“土办法”,给它们系上俗称重块的压载块,靠重块把它们“拉下去”,上来的时候就把重块给卸掉,在浮力球或浮力材料的带动下浮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