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罗意 通讯员 张仙)孩子小时候颜值明明很高,都随了父母的长处,可现如今嘴唇越来越厚,上槽牙有点突出,个子长得也比同龄人矮一些……越看越像网上刷到的“腺样体肥大”。
近日,轩轩妈妈带着孩子来到苏州九龙医院就诊。交谈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石建华了解到,轩轩4岁时睡觉总是张着嘴、爱打呼噜,近年来,症状越来越明显。
经过鼻内镜及咽喉部检查,医生发现轩轩腺样体肥大几乎完全阻塞后鼻孔,鼻道伴黏脓涕。轩轩病程长,症状较重,结合实际情况,石建华为其进行了腺样体切除手术,一天便顺利出院了。
石建华介绍,腺样体又叫咽扁桃体,具有和扁桃体相类似的形态和结构,位于鼻咽顶壁和后壁的交界处,是一种淋巴组织,属于人体免疫器官之一。在2-6岁时,腺样体增长较为活跃,该年龄段是腺样体肥大发生的高峰。10岁后,腺样体逐渐萎缩,成年期基本消失。这一过程属于生理性腺样体肥大。
由于腺样体本身结构凹凸不平,非常容易滞留细菌病毒,引起感染、炎症。腺样体发炎时会肿大,如果只有一次急性感染,那么感染控制后肿大的腺样体会逐渐恢复正常。但如果孩子反复感冒,或者患有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腺样体长期反复感染,就会出现持久且过度的增生,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这就属于病理性腺样体肥大。
石建华表示,当腺样体组织异常增生肥大时,堵塞了上呼吸道,孩子会出现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睡觉时情况加重,甚至可能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由于长期张口呼吸,久而久之影响颌面发育,孩子就会出现“腺样体面容”,包括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等,影响颜值。
“目前没有统一的关于腺样体手术切除的指南。很多家长拿着片子就说自己家小孩腺样体肥大,想要做手术,但评估腺样体手术切除的指征,不能单单从影像学或电子鼻咽镜检查来片面地做出决定,一定要结合其有无临床表现,即病理性肥大。”石建华解释,反言之,即使腺样体没有这么大,但是孩子症状重,该切也得切。
石建华提醒,腺样体在儿童期,生理性肥大属于正常情况。若无病理性临床表现,如打鼾、张口呼吸、鼻塞、流涕,或是未导致鼻窦炎反复发作、急性或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家长无需太过焦虑。
如有上述症状,或是已有腺样体面容者,建议尽早就诊,及时处置,避免并发症的出现或进一步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