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IT科技资讯平台,关注科技、手机、电脑、智能硬件、电脑知识!
当前位置:信息发布网 > 科技 > 科技行业 >

引来一个创新源 “长出”一片产业群

导读:

3月28日,坐落于苏州科技城的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内,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3月28日,坐落于苏州科技城的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内,苏州中科天启遥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雷一鸣在巨幅液晶显示屏上进入自主研发的“开放高分遥感影像地图”系统,勾选“苏州高新区工业用地调查”,高新区3000多家工业企业所在位置、房屋结构、占地面积在画面中一览无余。

“这些动态监测数据配合多种结算方式,能精准计算高新区工业企业亩均。”雷一鸣说,中科天启与武汉大学联合申报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测量网格处理关键技术应用》,刚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遥感影像监测系统正是这项研发成果的市场化产品。“相比传统功能测量,借助商业卫星遥感数据,不仅测算时间大幅缩短,数据还能实现动态更新。”

“中科院地理科学资源所众多‘高精尖’科研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国防领域,在民用领域并不普及,我们希望推动这些技术在多领域发展。”中科院院士、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周成虎介绍,苏州基地2013年启动建设时,其“定位”就是中科院地理科学资源所的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五年来,苏州基地采用“1+1+N”架构模式,即1个研究院: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1个产业园:中科苏州地理信息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N 个集群载体,包括一批研究中心、一批产业化项目和企业、一个综合性人才培养基地,重点开展地理信息、文化、教育、健康等领域的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去年底,苏州基地内注册科技型企业17家,总注册资金近2亿元,先后承担国家、中科院、省市科研及产业化研发项目10余项,获各类发明、软件著作权等100多项。

作为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苏州基地基本形成了以遥感大数据为切入点的地理信息产业、以学科全息地图为核心的智慧教育产业、以地图绘本为主体的地理文化产业。目前,已建成全国首家PB级遥感大数据产品中心,15家相关企业形成集群并向全国拓展;建成以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为重点的一批国家和省市级研发中心与实验室,承担了一批国家和省市重大重点研发项目。

大院大所作为地方重要创新源,有可能促成一个新兴产业集群,苏州基地正在印证这个观点。以中科院为带动,苏州基地已吸引全国十多家地理相关的研究载体和产业转化企业落户周边。苏州基地通过与中科院相关单位合作,成立“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中心苏州分中心”等六个国家、省、市级工程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筹建“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依托东南大学与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共建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江苏数据与应用中心苏州应用中心”;与南京师范大学合作建立“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等。

“去年,全球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超过10000亿美元,中国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 周成虎认为,地理信息产业是当今国际公认的高新技术驱动的朝阳产业,广泛应用于农业、城市、能源、文化、教育、国防等领域,具有广阔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苏州基地将面临重大机遇与挑战。

苏州中科知成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苏州基地“地理+文化”的探索。近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第55届国际儿童书展上,该公司原创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英文版绘本首发,备受关注。“《这就是二十四节气》里的地图是用国产高分卫星拍摄的影像资料,通过高精尖技术捕捉美丽的中国,再由孩子们用手绘描绘出心中的美丽中国。”中科知成董事长高春香希望,通过地理与文化相结合打造以传承中国文化为核心的地理文化产业。

展望未来,苏州基地将以筹建国家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园为总目标,做大和做强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进一步增强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要素建设。基地还将拓展建设面向“一带一路”的地理信息服务基地,推进以苏州为总部、百亿级年产值、千亿级产业价值的地理信息与文化产业集群的大发展。 本报记者 陈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