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直播电商行业作为一种新业态经济形式发展火热,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新的问题,部分事件还形成较大的负面舆情。近日,主播“疯狂小杨哥”带货香港某品牌月饼涉嫌虚假宣传被当地监管部门调查一事,再度引发舆论对直播带货行业乱象的热议。法治网舆情中心梳理近段时间以来的多个直播带货涉法乱象,分析舆论观点和舆论场特征,就乱象规范治理提出建议,供相关部门参考。
舆情事件
近一段时间以来,多家头部主播直播带货翻车风波不断,虚假宣传、产品质量差、不文明带货、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引发消费者不满。
1. 主播虚假宣传问题
在直播带货乱象中,涉及虚假宣传问题情形最多,舆情热度整体也最高,典型事件即为近期头部主播“疯狂小杨哥”带货“香港美诚月饼”事件。9月12日,社交媒体热传视频显示,“疯狂小杨哥”近日大力推销一款“香港美诚月饼”,称其为“香港高端品牌”“米其林大师调制”,在抖音近30日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但随后多位代理商指出,该月饼在香港未开设门店,产地信息为广州和佛山,“疯狂小杨哥”此举可能涉嫌虚假宣传,构成消费欺诈。9月14日,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抖音平台称已介入调查。9月17日,合肥市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在微信公众号“合肥发布”通报称,已对“疯狂小杨哥”所在的“三只羊”公司涉嫌误导消费者等行为立案调查。9月26日,安徽省合肥市联合调查组发布详细通报,认定“三只羊”在直播带货中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拟决定对“三只羊”公司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共计6894.91万元,责令其暂停经营并限期整改,对失职失察的单位和人员纪检监察部门将立案调查。同时,通报还针对近期网络反映的“三只羊”带货的“槽头肉”“假茅台”多个产品质量问题一一回应,舆情才逐步降温。
2. 产品质量问题
不只是虚假宣传,直播带货的产品质量也频频受到网民质疑。比如近日,有网民发视频称,其在“刘畊宏-我们eye旅行”直播间购买的江西婺源5天4晚跟团行,在图片宣传中写的是入住希尔顿旗下酒店,但到了目的地却被安排入住维也纳旗下酒店,存在“货不对板”的情况。沟通协商时,工作人员多次推诿,或是称该酒店离景点更近,或是表示预订时希尔顿已满房,故更换至同级别酒店。9月22日,“刘畊宏-我们eye旅行”发表声明称,直播间已停止与涉事旅行社合作,并全面下架该线路产品。无独有偶,9月23日,打假博主“大娃”和“赏金猎人灰烬”联合爆料称,在千万粉丝网红“东北雨姐”直播间购买的红薯粉条未检出红薯基因,上门维权时遭对方殴打,相关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据红星新闻、“@百姓关注”等报道,当地派出所的治安调解协议书中却描述了不同版本的事件经过,称“大娃”等人以粉丝身份上门求合影,期间偷录视频引发冲突。涉事的辽宁省朝阳县六河粉条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称,其产品确实含有三分之一的木薯粉。9月24日,朝阳县市场监管局回应称已介入调查。9月26日,“东北雨姐”在直播间表示,打假博主有预谋偷拍并索要和解费30万,红薯粉已送检,若不含红薯,“倾家荡产也会赔偿”。10月10日,朝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称检测结果已出,东北雨姐团队售卖的涉事红薯粉条里加入了木薯淀粉,涉嫌产品标签虚假标注,现在正在查处中,若涉案金额较大,可能会构成犯罪。
3. 主播言行不当问题
主播不当言行也是直播带货乱象中的常见情形,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负面爆料。比如近期,头部主播“辛巴”称,自己销售的“蟹太太”牌大闸蟹价格更便宜被“疯狂小杨哥”举报,随后,“辛巴”接连曝出“三只羊”公司高管曾被判刑、团队成员的桃色丑闻等,让该事件演变为涉及商业伦理、行业规范、公众形象管理的多维度冲突。二是“卖惨”营销。部分网络主播通过编造虚假场景人设、夸大悲惨故事等方式,触动受众“情感消费”。比如近日,以记录云南农村贫苦生活走红的500万粉丝网红“小英一家”被曝名下关联4家企业引发舆论哗然;9月4日,百万粉丝网络主播“小小努力生活”及其同伙因编造虚假身世卖惨牟利等方式,扰乱公共秩序,被沈阳警方行政拘留10日。三是低俗引流。一些主播团队迎合受众猎奇和“审丑”心理,通过刻意扮丑、搔首弄姿、“擦边”言论来吸睛圈粉完成带货。如此前“疯狂小杨哥”徒弟“红绿灯的黄”因低俗直播被中国消协点名批评,陕西绥德县网红“张美丽”以辱骂母亲、疯怼网民等方式博出位;等等。
舆论观察
在本轮掀起的话题讨论中,舆论场各方表达的观点鲜明、内容丰富,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批评直播带货乱象阻碍行业良性发展
针对“疯狂小杨哥”带货“香港美诚月饼”“翻车”一事,主流舆论一致表达批判立场。央广网称,月饼商家和带货主播双方都心照不宣地“蹭”香港本土商品,以抬高月饼身价,自己赚得盆满钵满,却置消费者最基本的知情权于不顾。多位法律专业人士指出,(此事)不仅关涉到主播带货中的道德诚信,也违背了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规章的相关规定,涉嫌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多家央媒则强调该现象对整个行业的不良影响,如新华社在文章《要比“无上限服务”,而不是“无下限流量”》中称,一味博出位、博流量,靠拉低下限来进行恶性竞争,只能留下一地鸡毛;“@人民日报评论”称:“商品质量‘翻车’,带货主播丝毫不受影响,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显然不合情理。缺乏对带货主播的有效约束,既不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也不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
2. 探讨带货主播法律主体身份及责任